申博太阳城全站拿铁女人的 混搭人生
纤手轻扬,咖啡粉填入银色填压器内。由阿拉比卡咖啡豆深度烘焙研磨而成,7g,一杯Espresso的最佳用量。
华姐用压粉器将粉压平,开启咖啡机,顷刻,一杯Espresso便OK申博太阳城注册。取一杯纯牛奶,手动打出细稠的奶泡。轻盈,熟稔,动作极富韵律感。此时申博太阳城全站,不做卡布基诺,不做蓝山,不做玛奇朵,只做拿铁。华姐喜欢这源自意大利的咖啡与牛奶交融的极致之作。暖棕与奶白的复合之色,如一个有故事的人,让人一眼看不透彻;苦中带甘的特殊浓香,充满耐人寻味的哲理。嗯,拿铁的味道,需一层一层去品味。就像一个人的人生。
2011年以前,华姐是。之后其职业身份多了“退休”二字。当过派出所户籍、从事过公安理论研究、在经侦战线摸爬滚打过的她,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得近乎痴迷。初中时她画了一幅素描,同学挂在家里多年都不舍得取下。
多年忙碌未冲淡心中对于绘画的念想。人到中年的她总想:职业生涯总有一天会随年龄增长而结束,之后呢?这时,沉睡多年的绘画梦复活了。
2006年,她在画展上结识了一位三十出头的画家。听她说想拜师学画,年轻人狐疑地打量她一阵,叫一个月后去找他。一个月后,她如约上门。画家收下了她这个学生。那年,她五十岁。
白天上班,夜晚练画,周末学艺。两年后她崭露头角:牡丹工笔画首次参加重庆市第十届国画展便取得参赛资格;以女警为题材的国画参加经侦局国画展获第一名;国画《远归》在“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市妇女书画大展”上获三等奖。
她选中了磁器口古镇。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令她沉迷。抗战时期,众多文化名人齐聚重庆,不少艺术家创作了大量艺术珍品,如徐悲鸿真实记录磁器口民生景象的《巴人汲水图》、丰子恺的漫画《江流石不转》等。她从当地一位户主手中拿下了一间30余平方米的清代老屋,代价是她卖了位于李子坝的房子,那房子市价比磁器口房屋高出十几万。
2015年8月,曾经陈旧破败的老屋以古朴雅致的容颜示人了。屋子隔成两层,楼上画画,楼下经营茶室。半生劳碌,她有了自己的“听语”咖啡店。其实在她看来,与这古镇古屋最配的是中国元素,包括茶。至于咖啡,设备购进了,但小店开张伊始,她还没时间学习咖啡制作技术。
9月的一天,有几位中老年客人进店,其中一位银发老人点了美式咖啡。原来,他们刚陪同时年已93岁的老人回重庆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,临行前慕名来古镇观光。华姐心头一热,又一紧,她赶紧让坐:“今天的确值得纪念!先生们远道而来,本店今天为你们免单。”她对老人微笑:“老人家请稍等,咖啡马上就做。您能先讲讲您的故事吗?”她一边打电话给朋友讨教美式咖啡做法,一边与老人交谈,手上听着电话指导做咖啡。老人是福建人,四十年代去了,从此与新婚妻子两岸分离。八十年代两岸开通直航,他第一批回寻妻,但妻子杳无音讯。几年后,他才与当地一名女子结婚。
老人似乎从华姐的电话中听出了端倪,笑说不急,你刚开业,我慢慢等你。咖啡做出来了。老人连赞很好。华姐心中泛起暖意。她明白,老人是在鼓励她。临走,老人与她合影,说重庆的发展令他惊喜,而这里让他更记住了同胞的温暖。这张照片,她至今珍藏着。
她拜师学会了多种咖啡的制法,但她最喜欢拿铁。拿铁香醇柔滑不失厚重,多层次味觉体验非常符合她对于人生的感悟。
一天,店里来了三位异国面孔,一进门就被古色古香的汉代八仙桌、明代人物木雕,甚至卫生间门口的蜡染布帘倾倒了,连屋上青瓦都让他们欢呼。这群来自重庆一家高校的外教成了“铁粉”,隔三差五来喝茶,讨教喝茶的讲究,连这套古屋的历史都问了个遍。
美国人、加拿大人、澳大利亚人……渐渐地,这里成了老外“活动中心”,他们还选购华姐的中国画当礼品送给亲友。老外们一来就操着生硬的重庆话嚷嚷:“华姐,最近有啥子好东西给我们看?”
华姐笑了。重庆,大山大水人文丰厚。她给店取名“听语”,就是要听风之语水之语,山之语心之语,将重庆的故事讲给世界听,把世界的精彩传递给重庆人。从文化的角度来说,磁器口是重庆的,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。
“拿铁,芳香自己,感染他人,多好!”拉花缸在华姐手中优雅摆动,一只灵动的蝴蝶出现在雪白的奶泡表面,翩然欲飞。